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生活百科 ? 正文

發(fā)現孩子有自傷傾向該怎么辦?

發(fā)布日期:2024-03-16??來源:健康報??作者:何山、呂欽諭??瀏覽次數:1131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發(fā)現孩子存在傷害自己的行為,輕則用橡皮筋彈一彈手腕,重則用小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劃出一道道血痕,家長因此感到十分揪心,不禁要問孩子是怎么了。這類行為被稱為非自殺性自傷,是通過各種手段造成表淺但痛苦的軀體損傷,其目的有別于自殺,通常是為了緩解負面情緒、恐嚇要挾其他人,或者單純模仿。在我國,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在兒童青少年群體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發(fā)現孩子存在傷害自己的行為,輕則用橡皮筋彈一彈手腕,重則用小刀在自己的胳膊上劃出一道道血痕,家長因此感到十分揪心,不禁要問孩子是怎么了。這類行為被稱為非自殺性自傷,是通過各種手段造成表淺但痛苦的軀體損傷,其目的有別于自殺,通常是為了緩解負面情緒、恐嚇要挾其他人,或者單純模仿。

在我國,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在兒童青少年群體中的發(fā)生率約為24.7%,15~16歲是該行為的高發(fā)期。很多家長也是在這個時期感受到孩子的變化,比如叛逆、難管等。目前有些研究也發(fā)現,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有低齡化趨勢,值得家長、老師,甚至是全社會的關注。

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雖然和自殺有不一樣的地方,但其實二者也存在關聯?,F在,很多諸如癥狀學、神經心理學、腦影像學的研究發(fā)現,當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達到一定程度和頻率時,有可能轉歸為自殺。

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是由遺傳與環(huán)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家長更需要關注的是,一些環(huán)境因素可能會誘發(fā)孩子自傷,比如校園霸凌、學業(yè)壓力、不當的教養(yǎng)方式、不良的親子關系、朋輩壓力、網絡不良引導等。

目前,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還沒有作為獨立的診斷在臨床使用,但它也確實伴發(fā)于常見的精神障礙,尤其是兒童青少年時期多見的問題,比如抑郁障礙、雙相情感障礙、對立違抗障礙、品行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等。但孩子是否存在以上問題,需要由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評估和診斷,家長切勿對號入座。

“四步走”幫孩子擺脫困境

如何幫助存在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孩子走出困境?

第一步,識別。作為與孩子接觸最多的家長或者老師,要有識別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敏感性。存在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孩子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比如因為抑郁情緒自傷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病恥感,覺得傷疤不好看,會想辦法把傷疤遮住,因此他們可能會在大夏天穿長袖遮住,或者用比較夸張的飾品遮擋,或者是在傷疤上畫一些圖案。

第二步,就診。當發(fā)現孩子存在非自殺性自傷行為后,家長要及時帶孩子來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診,讓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詳細的評估,判斷是否滿足精神障礙的診斷。如果診斷成立,就要進行專業(yè)的醫(yī)學干預,必要時可以使用一些藥物去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或者控制沖動的行為。

第三步,心理治療和干預。當經過醫(yī)學評估和治療,孩子的行為相對穩(wěn)定之后,家長可以選擇適合孩子的心理治療,如辯證行為治療、情緒調控干預團體治療。需要強調的是,心理治療不可以替代必要的醫(yī)學干預,如果情況比較棘手,一定要去正規(guī)醫(yī)院的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診。

第四步,改善教養(yǎng)方式。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非常重要。因此,家長要糾正一些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學習怎么與存在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孩子相處,比如直接詢問和關心他們自傷時的情緒感受,做一些事情來幫助他們暫時不傷害自己,和他們一起找到讓生活更有條理或減少痛苦的方法。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何山、呂欽諭)

責任編輯:李旸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