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
lipid
又稱:脂類
定義:由脂肪酸與醇(甘油、神經(jīng)酰胺、膽固醇等)作用脫水縮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的統(tǒng)稱。是一類不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極性溶液(如醇、醚、氯仿、苯等)的有機物質。包括脂肪酸、甘油酯、類固醇及其酯、磷脂、鞘脂、蠟等。是構成細胞結構的基本成分,具有貯存能量、提供能量、參與信號轉導等功能。
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_脂質_概述_單糖衍生物
相關名詞:脂肪酸 酯 三酰甘油 類固醇 膜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脂質是一類不溶于水而高溶于非極性溶液的生物有機分子。大多數(shù)脂質的化學本質是脂肪酸和醇形成的酯及其衍生物。脂質的元素組成主要是碳、氫、氧,有些還含有氮、磷、硫等。按化學組成分類,脂質可分為簡單脂質、復合脂質和衍生脂質三大類。
簡單脂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或長鏈醇形成的酯,如三酰甘油和蠟。
復合脂質除含脂肪酸和醇外,還含有非脂分子成分(磷酸、糖和含氮堿等),如甘油磷脂、甘油糖脂、鞘脂等。
衍生脂質是由簡單脂質和復合脂質衍生而來的具有脂質一般性質的物質,如脂肪酸、萜、類固醇、類十二烷酸、脂蛋白等。
按生物學功能分類,脂質可分為貯存脂質、結構脂質和活性脂質三大類。
貯存脂質包含三酰甘油和蠟。三酰甘油是真核生物的主要儲能形式,在生物體內以微小油滴形式存在于胞質中,分布于生物體皮下、胸腔、腹腔、肌肉等處的脂肪組織中。人體脂肪細胞中的三酰甘油高達細胞體積的80%~90%,正常人體內脂肪含量約占體重的14%~20%。人體如長期攝入能量過高,活動過少,可使貯存脂質增高,人則會發(fā)胖,嚴重肥胖者的脂肪含量可高達體重的60%。
結構脂質即膜脂,生物膜上的脂類統(tǒng)稱為膜脂。膜脂具有親水末端和疏水末端,其分子排列呈連續(xù)或雙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膜脂的結構性質使得生物膜具有屏障作用,大多數(shù)水溶性物質不能自由通過,只允許親脂性物質通過,這對于維持細胞正常的結構和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活性脂質是細胞內的小量成分,具有重要而專一的生物活性?;钚灾|包括數(shù)百種類固醇和萜,如雄性激素、雌性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類固醇激素;脂溶性維生素A、D、E、K和多種光合色素;光合色素以及作為電子載體的泛醌和質體醌;具有激素樣作用的前列腺素;充當胞內信使的磷脂酰肌醇衍生物等。
責任編輯:張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