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少年派》張嘉益那段關于“鯨落”的臺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您知道什么叫鯨落嗎?就是深海里的大鯨魚死了以后,尸骨落到幾千米深的海底,人們管這個叫深海中溫柔的孤島,因為這鯨的尸骨可以維持生態(tài)平衡達幾百年,無數(shù)的小魚小蝦,靠著鯨落的滋潤得以生存繁衍?!?br/>
一鯨落,萬物生,雖死猶生。這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死亡。動物界有如此感人的維持生態(tài)平衡的方式,植物界維持生態(tài)平衡有沒有類似的方式呢?有,這就是倒木。
倒木也有點“枯木逢春”的意味。(來源:視覺中國供圖)
植物界有自己的“鯨落”
2018年,我發(fā)現(xiàn)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以下簡稱植物園)的杜鵑園有棵大樹被臺風“山竹”劈成兩半,植物園并沒有把它清理掉。2019年10月,在植物園的細葉榕路旁,另一棵同樣毀于臺風“山竹”的紅花羊蹄甲身旁出現(xiàn)一塊立牌,上面寫著:樹木死亡是森林發(fā)育的自然過程,受大風、雷擊、山火等自然干擾,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學意義。死亡木分為枯立木和倒木兩大類。枯立木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同時與倒木一樣為林下植物及幼苗等提供生境,貯存養(yǎng)分和水分、固氮,阻擋水土流失、保護林地生產力,是森林重要的碳庫和養(yǎng)分庫,因而被譽為森林的另一種姿態(tài),對于河流、溪谷乃至地球表面形態(tài)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此木紅花羊蹄甲是2018年9月16日臺風“山竹”杰作,亦是自然的饋贈。
我想起在植物園的檸檬桉路一側分類區(qū)也有一片倒木,以前遠遠望見,還覺得非常奇怪,這么大的樹倒了,怎么任由它廢棄在現(xiàn)場?現(xiàn)在終于懂了。
菜王椰路邊的白千層倒木景觀。(攝影:陳敏)
它們依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倒木的名字非常樸實,顧名思義,就是倒下的樹木。這是死亡木的形態(tài)之一。
在自然界中,總有一些樹木,會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倒下,但它們依然是自然的一部分。雖然它們的生命結束了,葉子脫落了,枝干枯萎了,軀干腐爛了,但它們并沒有荒廢,如同“鯨落”一樣仍有意義。
森林中超過八成的樹木幼苗,是從倒木上繁育起來的。倒木也是微生物的棲息地,小樹苗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大量營養(yǎng)成分,就是靠這些微生物分解提供的。倒木就像森林的母親,無私地把一棵棵小樹苗拉扯大??梢哉f,沒有它們,就沒有茂盛的原始森林。倒木的愿望并不是重新站起來,而是讓更多的小樹發(fā)芽、生長,繁衍森林。
有人贊美“鯨落”:“人間最美,不過鯨落,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逼鋵?,把其中的“鯨落”替換成“倒木”也是非常貼合的。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改成“倒木不是無用材,化作春泥更護林”,也是可以的。
從此,我再到植物園,不只是為奇花異果的芳容傾倒,也為倒木肅然起敬。植物園為了讓游客更親近自然,更了解植物生態(tài),還在多個園區(qū)都設置了倒木景觀。
或許有一天,有一部電視劇或者一部電影也會把“倒木”引入臺詞,揭示主題,畫龍點睛:“您知道什么叫倒木嗎……”
植物園檸檬桉路一側分類區(qū)的倒木。(攝影:陳敏)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宋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