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人物事跡 ? 正文

大山里,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追記云南紅河州扶貧干部吳志宏

發(fā)布日期:2019-12-19??來源:云南學習平臺??作者:王丹 朱海 李樹芬??瀏覽次數:362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2018年3月,正是春風送暖、樹枝吐綠的時節(jié),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副主任吳志宏接到任命,前往紅河縣三村鄉(xiāng)駐村扶貧,擔任三村鄉(xiāng)黨委副書記、三村鄉(xiāng)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補干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2019年10月17日,吳志宏在補干村委會南哈上寨主持召開“動態(tài)管理公平評議會”。會上,他突發(fā)疾病,倒在了脫貧攻堅的第一線

2018年3月,正是春風送暖、樹枝吐綠的時節(jié),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黨史研究和地方志編纂辦公室副主任吳志宏接到任命,前往紅河縣三村鄉(xiāng)駐村扶貧,擔任三村鄉(xiāng)黨委副書記、三村鄉(xiāng)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兼補干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


2019年10月17日,吳志宏在補干村委會南哈上寨主持召開“動態(tài)管理公平評議會”。會上,他突發(fā)疾病,倒在了脫貧攻堅的第一線。經多方全力搶救,于11月8日不幸去世,終年49歲。

“作為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要沉得下身、靜得住心,用一點一滴的實事、好事贏得群眾信賴,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眳侵竞辍斗鲐毴沼洝分械囊欢卧?,是他對扶貧工作的感悟,也是他19個月來在三村鄉(xiāng)的工作寫照。

近日,記者來到三村鄉(xiāng),月華如水,大山里亮起點點燈光。吳志宏雖然去世了,但他在三村大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脫貧攻堅精神,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發(fā)出愈來愈耀眼的光芒。

“共產黨員不能忘記初心”

三村是哈尼族聚居鄉(xiāng),地處紅河縣最西端,距紅河縣城147公里,距州府蒙自306公里。對于那里,當地人最多的描述就是“遙遠”:從蒙自出發(fā),要跨越紅河、玉溪、普洱3個州(市),輾轉個舊、建水、石屏、元江、墨江、紅河6個縣(市)才能到達。

2018年3月1日,吳志宏駕駛私家車從蒙自出發(fā),歷時7個多小時到達三村。駐村第二天他來不及休整就進村入戶,逐戶走訪了解車同、壩木和補干3個村委會的貧困情況。此時的三村是深度貧困鄉(xiāng),有6個深度貧困村、57個貧困自然村,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吳志宏不僅要負責全鄉(xiāng)的脫貧攻堅工作,還要具體負責補干村委會6個村民小組,以及單位掛鉤的架車鄉(xiāng)牛威村委會弄普村民小組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

困難,像一塊巨石壓在他的心上。但是,吳志宏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是懷著帶領哈尼族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決戰(zhàn)的堅定決心來到三村的。在他看來,只要加強黨對貧困地區(qū)的領導,始終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算再有天大的困難,也一定能走出一條路來。

作為扶貧工作隊隊長,吳志宏經常這樣和群眾說:“共產黨就是為群眾謀利益的。大家要有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薄案伯a黨,就一定能脫貧致富奔小康?!边@樣的話,他經常大會講、小會說,鼓勵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他也常對當地黨員說:“作為一名黨員,不能一天到晚混日子,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眾。”“是共產黨員就不能忘記初心,就不能忘記舉起拳頭時的誓言?!?br/>

吳志宏經常走村串寨,調查研究,訪貧問苦。遍訪補干村委會貧困戶,摸清了貧困對象家底、貧困狀況、致貧原因,哪家有困難、哪家最困難、哪家已脫貧,他都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熟記在心。

“從不擺架子,像家人一樣”

“是吳隊長幫助我們用上了電?!?1月底,當記者來到三村,村民王龍崩用哈尼話激動地說。采訪隊伍里無人能聽懂,只能靠村干部一句句“翻譯”。但是“吳隊長”三個字卻與漢語發(fā)音相似,一次又一次在王龍崩的話語中出現。

王龍崩家和其他3戶是從南哈上寨搬遷過來的哈尼族,一直未能通電。9月,4戶人家門前多了一個變壓器,終于用上了電。夜幕降臨,漆黑的深山中多了幾點燈光,照亮了一旁的鄉(xiāng)村道路?!盀榱藥臀覀冇蒙想姡瑓顷犻L來過家里很多次。家里通了電,我們想請他到家里坐坐,他很忙,反倒一次也沒再來?!蓖觚埍勒f,現在家里的孩子學習不用再點煤油燈,有了電生活方便很多。

產業(yè)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保障。補干村委會氣候、水土適合種植花椒、辣椒、茶葉,養(yǎng)殖牛蛙。吳志宏駐村后,在深入調查研究、聽取專家意見,組織黨員干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外出學習考察的基礎上,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發(fā)展花椒、辣椒、茶葉等產業(yè)。僅僅養(yǎng)殖牛蛙一項,到2019年10月,就帶動26戶159人脫貧致富。

“大爹”“老人家”“大哥”,這是吳志宏常常掛在嘴邊的稱呼,每次進村,他總是與群眾和風細雨地聊家常、問情況、講政策。“他從不擺架子,像一家人一樣,讓人感覺很實在。”“他脾氣好,是個好人?!薄八麖牟幌游壹业首优K。”這是他留給群眾的第一印象。

“他心里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

李武叁是吳志宏的“搭檔”,自吳志宏第一天到三村鄉(xiāng),李武叁就成了他的哈尼話翻譯。吳志宏去世,李武叁幫他整理車子,滿滿的獎狀與證書被整齊碼放在后備箱里。“要不是幫他整理遺物,我不會知道他獲得過那么多的表彰和獎勵。”李武叁說,“他心里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br/>

“志宏多次提過,當自己的生命走到終點,要無償獻出器官,幫助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xù)。經過商討,全家決定替他完成這個心愿?!眳侵竞甑母赣H吳家云說,兒子從出生起,就跟隨當鄉(xiāng)村教師的他和妻子在村村寨寨奔波,直到高中畢業(yè)才走出大山。嚴謹的家教和艱苦的環(huán)境,造就了吳志宏吃苦耐勞、節(jié)儉樸實、樂于助人、甘于奉獻的作風和品質,以及善于與群眾打交道的本領。

隨著脫貧攻堅進入決戰(zhàn)決勝階段,吳志宏更是全身心撲在扶貧一線,陪伴家人的時間越來越少?!敖衲暌詠?,我們只在過年時見過面。后來有一次他回蒙自檢車,約好來探望我,但因鄉(xiāng)里臨時要開現場會,就匆忙回去了。”吳家云回憶,當時兒子打來電話表示歉意,并說買了蜂蜜放在門房,要他記得去拿。

“我身體好的,你不用擔心,要注意身體、注意安全。”平日與兒子聯系時,吳家云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而在背后,他努力學習使用微信,通過朋友圈、工作日志默默關注兒子的動態(tài)?!八麨槿嗣穹眨瑥氖碌氖亲畛绺吆蛡ゴ蟮氖聵I(yè),我們作為家人要給予充分理解和支持?!眳羌以普f,想念兒子時,就看看微信,只要知道他在做什么,知道他的情況就安心了。

未曾想,過年后的一別,竟是永別。病床前,吳家云含著淚水輕聲呼喚:“兒子,爸爸來看你了,醫(yī)生在全力搶救你,你的工作還沒做完,要挺住、要好起來,聽見了嗎?”可吳志宏再也沒有醒來?!鞍凑罩竞甑男脑?,應該讓他的生命實現更大的價值。”回到家,眼眶泛紅的吳家云強忍悲痛,向家人提出捐獻器官的建議。

11月8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器官獲取成功。杭州、昆明等地5名器官受捐者均已成功接受手術,其中3名器官衰竭者重獲新生,2名失明者重見光明。

近日,紅河州委決定追授吳志宏為“紅河州優(yōu)秀共產黨員”,紅河州文明委授予他“2019年首屆‘感動紅河’人物特別獎”。

來源:云南日報

責任編輯:張青玲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