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人物事跡 ? 正文

扎根沙區(qū)40余載的印記——科技工作者創(chuàng)新治沙護北疆

發(fā)布日期:2024-08-13??來源:新華社??作者:胡璐 王靖??瀏覽次數(shù):944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在我國北方遼闊的疆土上,“三北”工程巍然挺立,牢牢阻擋著風沙侵襲。這道綿亙萬里的綠色長城背后,無數(shù)科技工作者扎根沙區(qū),數(shù)十年如一日創(chuàng)新鉆研,把青春、汗水連同綠色的希望,一起播撒在這片熱土上。驕陽炙烤著科爾沁沙地。沙地南緣的一塊試驗林,文冠果樹按大小壟整齊排列著,挺拔的枝干牢牢扎根沙地,枝頭已是果實累累。年近60歲、身材消瘦的李顯玉一早就

在我國北方遼闊的疆土上,“三北”工程巍然挺立,牢牢阻擋著風沙侵襲。這道綿亙萬里的綠色長城背后,無數(shù)科技工作者扎根沙區(qū),數(shù)十年如一日創(chuàng)新鉆研,把青春、汗水連同綠色的希望,一起播撒在這片熱土上。

驕陽炙烤著科爾沁沙地。沙地南緣的一塊試驗林,文冠果樹按大小壟整齊排列著,挺拔的枝干牢牢扎根沙地,枝頭已是果實累累。年近60歲、身材消瘦的李顯玉一早就和工作人員來抽樣測產,他快步穿行在林地里,熟練地進行采樣、稱重、記錄,每一個步驟都一絲不茍,滿是汗水的臉上掛著欣慰的笑容。

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李顯玉,正是創(chuàng)新治沙守護北疆的科技工作者中的典型代表?!敖衲晡覀兺ㄟ^修剪調控樹型、管理配方水肥、綠色防治病蟲等集約措施,10年生文冠果每畝種籽產量預計能達到60公斤,是常規(guī)經營的4.2倍。這樣一來,治沙的同時也能助力食用油生產,帶動老百姓增收?!彼贿呎J真地在小本子上記下數(shù)據(jù),一邊告訴記者。

科技工作者在試驗基地探討技術問題。(受訪者供圖)

文冠果,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但缺乏良種、“千花一果”等難題導致經濟效益不高。李顯玉從2010年開始帶領團隊扎根沙區(qū),冒著風沙開展栽培試驗上百次,探索出文冠果良種及集約栽培技術,讓這一樹種不僅在內蒙古的沙區(qū)實現(xiàn)生態(tài)、經濟雙重效益,也成功推廣到甘肅、新疆等多地。

“在沙區(qū)工作40多年,我最盼望的事就是看到流動沙地被固住,沙區(qū)百姓擺脫沙患過上安穩(wěn)生活?!崩铒@玉說。

這個心愿要從他工作之初說起。1983年7月,李顯玉從內蒙古自治區(qū)昭烏達盟農牧學校林業(yè)專業(yè)畢業(yè),被分配到敖漢旗當了林業(yè)干部。那時,沙區(qū)面積占敖漢旗土地面積的一半,當?shù)厝擞谩吧城饡驖L,沙坨能長腿”形容流沙的可怕。

為了防風阻沙,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敖漢旗營造了上百萬畝人工林。該地年均降水量只有310毫米,蒸發(fā)量卻高達2400毫米,冬春季總有50多天刮著8級以上大風,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得樹苗成活率不足50%。

“客觀條件擺在面前,但防護林的問題關系老百姓的生活和當?shù)亟洕l(fā)展,我們必須用科技攻關解決問題?!崩铒@玉和同事們下定決心。

一次次嘗試、一點點摸索?!霸诋敃r的環(huán)境下,造林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你要陪伴它、觀察它、琢磨它,帶著它一起克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崩铒@玉回憶說,那時候每年在林子里做試驗超過150天,其余大部分時間在辦公室跟同事們討論技術問題、研判新方法的可行性。

從提前整地,到培育良種、研究扦插苗的栽培方法,再到科學控制栽植密度,李顯玉帶領團隊摸索出大坑深溝整地、選用良種壯苗、苗木全程保濕、浸苗物理補水等一系列栽培措施,將敖漢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到85%以上。

采用這些技術,敖漢旗打造的黃羊洼草原防護林工程擋住了風沙,保護了草原——有的沙化草原牧草產量提高62%以上,有的逐漸變成耕地,甚至通過施加有機肥變成高產農田。過去沙化嚴重的敖漢旗中北部地區(qū),成為我國北方雜糧和雜豆的主要產區(qū)。基于這些成果,李顯玉獲評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突出貢獻者等榮譽稱號。

樹種活了,但三北地區(qū)部分人工林經過幾十年的生長,受生理衰退等因素影響,生態(tài)功能有所退化,需要更新修復。

“以前受條件限制,三北地區(qū)很多種的是生長快、繁殖容易、成本較低的楊樹。隨著科學綠化理念的推進,新時代的‘三北’工程建設需要更多探索灌、草、喬合理配置,沙生植被可持續(xù)經營的治沙路徑。”李顯玉說。

瞄準國家戰(zhàn)略需求、區(qū)域高質量發(fā)展,李顯玉帶領團隊繼續(xù)培育文冠果、仁用杏、沙棘等沙區(qū)經濟林新品種和新技術,探索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的有效模式,努力把更高質量的論文寫在沙地上。

如今,越來越多的治沙新品種新科技得到應用,提升了治沙效能,也走出了治沙又致富的可持續(xù)路徑。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仍在不斷探索,把“三北”工程建設成更加堅固的綠色長城。(記者胡璐 王靖)

責任編輯:賀治瑞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wǎng)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